首页>>抗癌动态102>>本页

干细胞医学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我爱祖国的蓝天 2003-11-20

  传统上血液干细胞用于白血病等恶性血液肿瘤和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疾病,3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取得更大的进展。

 干细胞被证实可以在体外适合的培养环境中生长

  美国科学家1998年在这方面科学报告引起专业人士的震动,这样的干细胞培养技术为干细胞的实际操作和体外分化实验和保存打下了基础。

 造血干细胞收集技术的突破

  人机体各种组织器官内虽然存在有各种成干细胞,但数目极其稀少,很难获得足够治疗量的成干细胞。1992年起,美国、德国率先发明血液干细胞收集机。从一个成年的健康志愿者身上可以收集到足够一个血液病人的一次治疗量的血液干细胞,使血液干细胞的临床使用在欧美国家逐步推广,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际上血液干细胞移植已进行了超过15万例。

 各种成干细胞被证明具有相互分化转变的能力

  传统观念认为,胚胎的全能干细胞一旦转化形成某一系统的成干细胞后,系统的成干细胞就只能分化成某一系统的细胞成份。例如,造血干细胞只能分化成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血液成份,神经干细胞只能分化成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等成份。近几年的科学研究表明,各种成干细胞的分化能力远远超出传统观念的局限。证据表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心肌细胞、肝细胞、肾细胞、神经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等;肌干细胞可分化成造血细胞;神经干细胞可分化成血液细胞等等。成干细胞的这种跨系统的横向分化能力被称为"可塑性"。成干细胞的横向分化能力为临床治疗应用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极大地拓宽了血液干细胞等成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范围。

 再生医学的创立

  纵观千百年的西方医学发展史,以抗生(菌)素为代表的以抗菌治本的治疗方法是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现代医学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但是,在千万种现代医学技术当中,象抗生素那样治本的疗法实在是太少,绝大多数疾病治疗方法是以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营养疗法为基本原理而设计的。例如,对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再通手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血管再通治疗和各种神经营养支持疗法;对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疗法等等,尽管取得了足以令人骄傲的成就,但是从治疗的设计思路来说,仍然是属于那类替代、对症和支持和营养疗法,可以说还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由于心肌细胞和各种神经细胞出生后就丧失或缺乏自身再生和修复的能力,目前的各种对症、支持营养疗法对心肌梗死和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性和损伤性病变就难以奏效。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急需另辟途径,改变治疗思路,创造标本兼治的新治疗方法。

  干细胞应用于变性疾病的治疗是始于1980年美国。当时美国医学科学家把干细胞移植到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再造和再生性地修复变性的豆状核、尾状核,移植后患者病情迅速好转,震颤症状消失,治疗效果持续了20年,开创了再生医学的先河。近10年来的临床医学证明,利用干细胞具有的向包括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肾细胞和肝细胞等在内的各种细胞分化转变能力,治疗临床上众多的、用常规手段治疗效果不佳的变性、坏死性和损伤性疾病有显著、独特的医疗效果。这种以再生、再造、代替和新生为基本治疗原理的现代干细胞移植治疗术被称为再生医学。再生医学是现代临床医学的一种崭新的治疗模式,对医学治疗理论、治疗和康复方针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是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重点发展和研究的高新科技领域之一。

  1999年美国国立卫生院初步估算,在再生医学的新领城,美国每年需要干细胞治疗的患者将达到12840万人次。

       

来源:南宁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心